芝加哥 (Chicago) ★★ [2/4]
文:放洋班


「芝加哥」為近期歌舞片的格局開創了新型態,至少我從前是未曾見過的,它並非以熟悉的歌舞片形式表現:當劇情發展進入高潮,角色開始就地起舞唱出心中情緒,「芝加哥」的歌舞表演大多跳出佈景之外另闢山頭,而且一曲接著一曲好不熱鬧,至於劇情僅僅是提供觀眾一個背景交代而已,沒有人會在意,更精確的說法:惟獨當歌舞的形式無法呈現「芝加哥」故事本身時,才出現一般電影場景。

我們常聽說特效氾濫會損害一部電影的本質,如今出現這種歌舞氾濫的影片,真的能令人打從心底叫好嗎?

電影缺乏一個讓觀眾投射情感的角色,「芝加哥」裡頭的角色除了一個戴綠帽子的丈夫惹人同情外,其餘全都是追名逐利不擇手段的該死傢伙,吊詭的是本片好歹算是法庭戲,你卻甚至不期盼犯人無罪開釋。我知道這是本片的反諷手法,它嘲笑了芝加哥的功利主義,沒有人在意出生背景、品行、道德操守,一切只看當下的表現。但是我還是要問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表達這層訊息?歌舞片與諷刺文學應該是兩種格格不入的概念,再說「芝加哥」的嘲諷方式並不優雅而是愚笨。

「芝加哥」技術層面的卓越無庸置疑,它可能讓純粹喜愛歌舞表演藝術的觀眾樂在其中,聲光能量驚人,但也可能其他觀眾大驚失色,眼花撩亂的歌舞秀分散掉了劇情的專注力,扣除歌舞部分,「芝加哥」剩下的就是一群愚蠢、膚淺、呆板的角色在跑龍套而已。如果本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實在是很詭異的一件事,它不只欠缺了一個道德性的主題,目的僅為提供大眾一種娛樂選擇而已,喜愛與否見仁見智,還跳脫了一般觀眾所認定的電影類型,反而像是舞台劇改編成電影的半成品。

法國凱薩獎12項入圍的犯罪歌舞片「八美圖」最後空手而回,讓凱薩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至於「芝加哥」能否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同樣攸關著奧斯卡這塊金字招牌是否會晚節不保?

相關電影:
希望之城
★★★★、桃色風雲搖擺狗★★★☆
紅磨坊
★★★☆、謎霧莊園★★★☆、千鈞一刻★★★
艾德私人頻道
★★☆、榮耀之役★★☆、踢到鐵板★★☆
在黑暗中漫舞
★★、八美圖★☆、虛擬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