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夜變奏曲 (Dogville) ★★★☆ [3.5/4]
文:放洋班


經過導演"拉斯馮提爾"「破浪而出」「在黑暗中漫舞」的洗禮,加上各方報導把"妮可基嫚"的自虐式演出媲美"艾蜜麗華森"與"碧玉"後,我原先以為「厄夜變奏曲」會是另一部苦情通俗劇,結果卻大出意料之外,結合了冷眼嘲笑式的旁白,「厄夜變奏曲」是齣不折不扣的醒世寓言,和美式嘲諷喜劇有所不同,本片所希望傳遞的訊息相當隱而不顯,多半運用象徵的方式來表示,讓你有機會對其劇情安排反覆咀嚼回味再三。

本片背景發生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狗村",那狗字就八成有暗示人不如狗的意思,然後一個陌生人意外到訪,一時間驚動了整個村莊的人,這樣的設定讓我聯想起了"蓋瑞羅斯"98年經典作「歡樂谷」,但是「厄夜變奏曲」的主題並非關於打破陳規開啟民智。

當你一見到「厄夜變奏曲」,你一定無法忘記的就是本片極為簡約的佈景設施了,攝影機由上方鳥瞰而下,整個村莊其實就是約略籃球場般大小的空地,上面畫滿了線條表示街道或房屋的隔間,佈景裡沒有牆的存在,所以家家戶戶正在做什麼觀眾都一目了然(並非真的沒有牆,只是電影裡看不見,角色們出入房屋時都有明顯的開關門動作)。我認為這個構想實在絕妙,感覺像是在玩即時模擬或角色扮演遊戲一般,這個村莊是活動的,每位村民各盡其職,擁有工作或休閒的時間,而這些都成為好戲上場的的同時觀眾所能一併觀察到的現象。

話說從頭,狗村有15位居民,其中湯姆(保羅貝特尼)自詡為知識份子,不時召集村民開會,決議一些有的沒的問題,一日亡命之徒葛莉絲(妮可基嫚)來到此村尋求庇護,村民投票一致通過,然而要求以勞動作為回報,此後"葛莉絲"便不計代價幫助村民解決大小問題,日日如此不嫌麻煩,然而好景不常,隨著黑白兩道通緝聲步步逼進,村民也逐漸把葛莉絲的服務當成理所當然,而要求她更多的勞動、卻給予更少的薪水,以平衡居民忐忑不安的心情,甚至把"葛莉絲"當作洩慾的工具,直到仇家終於找上門來,"葛莉絲"的神秘身份被揭穿,狗村村民也即將為自己曾犯下的罪孽付出慘痛代價......

「厄夜變奏曲」你大可以看成是一個受到壓迫而起身復仇的故事,但是如果把本片想成是「美國新命運三部曲」,可以發現到其實一切都在對資本主義下道德淪喪作有力的批判,舉例而言,"葛莉絲"的工作完全是出自善意,因為狗村裡實在找不到更多的必要工作,但是當一切遊戲規則建立在金錢上,善意就徹底被扭曲了,"葛莉絲"被迫要以超工時的勞務來換取生命保障,甚至賣淫來代替等值金錢,而她辛苦所賺來的血汗錢,存錢買下的第一件物品竟是塘瓷娃娃,最後還被粉碎以示懲罰,我們的價值觀難道已經被重新建立在那些不堪一擊的裝飾品上?之後"葛莉絲"再也受不了壓迫而逃之夭夭,卻被村民抓回來嚴加拷打,還給她全身五花大綁,像狗一般看管強迫上工,彷彿在諷刺資本家奴役勞工一般,而片中代表誠實正義的村民湯姆,卻在善意無法獲得平等互惠時斷然撕破臉......

「厄夜變奏曲」用比較激烈的方式來暗示觀眾,一旦人類獲得金錢與權力後,固有的善良美德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抗議資本主義、功利主義對我們的社會倫常所造成的毀滅。本片並不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角色多半顯得樣版化,和"拉斯馮提爾"之前的作品不太一樣,而是彷彿社會的縮影,觀察到文明的整體墮落,「厄夜變奏曲」和所有深具遠見的寓言故事同樣迷人。

相關電影:
歡樂谷→
★★★★、鬥陣俱樂部→★★★★蒼蠅王★★★★
驚爆十三天★★★★、閃電奇蹟→★★★★、沉靜的美國人★★★
好女孩
★★★、猜火車★★★、破浪而出★★★、在黑暗中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