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戰爭 (Hart's War)  ★★★☆ [3.5/4]

「哈特戰爭」並不是一般常見的戰爭電影,這裡的戰爭主要是指為保持國家及個人榮譽而在內心產生的交戰,本片利用二次大戰時發生在戰俘營的一段插曲,明白示範了軍人在戰時為了捍衛祖國如何表現榮譽、勇氣與自我犧牲。

戰俘營裡的生活並不像戰場般艱苦,身為俘虜只要安分守己便可天下太平,唯一差別祇在頭銜地位上的光榮而已,所以身為戰俘營內美軍最高官階的布魯斯威利,自然肩負起弟兄們恢復美國光榮的使命,嚴格要求部下不可以被俘虜生涯磨光銳氣。這其實是一種意識形態攻防,評量標準在於所作所為是否有效提升國家榮譽,美國與德國軍官身處兩對立陣營,在戰俘營中就不得不互相尊重,但私底下則脣槍舌劍暗自較勁,這遠比殺戮戰場上更能透徹戰爭的本質。

乍看下軍官布魯斯威利身居幕後導演出了一場懸疑入勝暗潮洶湧的法庭戲碼,實質上卻是將軍人榮譽徹底發揚的完美示範,看到結局才發現每個人都充滿為國捐驅的勇氣,且十分合情合理,雖然過程中時有爭執,當中牽扯到了黑人人權、法庭舞弊、通敵等複雜議題等等,將全劇的張力共同推向頂點,然而一旦將指導原則回歸國家榮譽,所有的難題立即迎刃而解,彰顯出本片主題。

人心的詭譎多變是本片戲劇張力產生的原因:對軍官布魯斯威利而言他要確保秘密計畫如期進行,安排了一場軍事審判轉移目標,卻必須應付一連串的橫生枝節;對德國軍官而言始終不忘採用滲透戰術瓦解美國士兵心防,但夜路走多了最後終於撞見鬼了,在法庭上一度啞口無言無法解釋通敵的不白之冤;夾在中間的中尉哈特一方面得忠於律師本色幫助黑人勝訴,一方面還得應付來自國家榮譽與同儕團體的雙重壓力,而十分諷刺的是在軍事法庭上德國軍官和自己利益相符;對黑人軍官林肯而言則是面臨種族人權與國家榮譽卡在中間的難題,每個人都自然陷入意識形態風暴中無可倖免。一部電影能如此面面俱到安排震撼人心的衝突,是最令人驚嘆之處。

「哈特戰爭」是難得一部以劇情為重的戰爭片,重點不是攻城,而是攻心。布魯斯威利臨終遺言:「我們都是輸家」,一語道破戰爭本質的荒謬,即便以捍衛祖國榮譽為名仍然不可能是發動戰爭的好藉口。

相關電影:
驚爆十三天
★★★★、猛虎島→★★★★、暗潮洶湧→★★★☆
三不管地帶→★★★、大敵當前→★★★、勇士們→★★、怒海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