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教育(Training Day)  ★★☆ [2.5/4] 


「震撼教育」擁有發人深思的主題,藉由一個純真清白的菜鳥警察及一個成熟事故的警官,在一天的任務行動中,看清社會的真實面貌,令觀眾十分震驚的是,原來法律在黑社會是行不通的,遭殃的全是小囉囉,幕後大哥永遠可以逍遙法外,如果法律可以聲張正義,為何能容忍這樣的情形發生?因此問題是:我們究竟要選擇「欺善怕惡」的法規來相信或是選擇一個懂得「以暴制暴」的戰將?這是一個十分衝突的題目,我們很難去選擇任一邊靠攏,即使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權威,當它失效時,是否仍值得照本宣科相當存有爭議,然而當既有法律被破壞掉時,有誰能把握自己的辦法是正義之師而非變本加厲的惡法?當電影能製造出如此張力時,很自然能激盪我們的思考,然而這思考空間僅存在於電影的前半部••••

當一部電影存在有反映社會現況的企圖心時,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刺激的警匪槍戰而已,可惜的是「震撼教育」終於選擇了向一般娛樂片靠攏,從原本存有爭議空間的社會議題演變為單純的善惡對立黑白分明,想像空間一下子消失殆盡,和今年稍早的「千鈞一刻」相比,是從娛樂戲謔的效果中傳遞出一層更深的反思,「震撼教育」則背道而馳,從思考空間中企圖製造娛樂效果,使這部電影結局的正義大戰顯的格格不入,推翻掉了前半部電影辛苦帶給觀眾的真相衝擊。

本片的編劇即是「玩命關頭」的編劇David Ayer,他的劇本在社會寫實的基礎下人物都栩栩如生,所以看「震撼教育」的最大樂趣要算是丹佐華盛頓和伊森霍克的精采飆戲對白,然而劇情顯然難見創意,當「玩命關頭」並不以劇情獨撐大局的狀況下劇本相當襯職,但碰到了「震撼教育」這個企圖旺盛的議題時,編劇技巧就顯的捉襟見肘了,劇情急轉直下時所製造出的關鍵過於明顯,所有巧合或矛盾紛紛出籠,丹佐華盛頓在電影前面還算是一個事理分明的長者時,只是與伊森霍克的信念不太一樣,何以最終會突然變成發瘋似的偏執?當觀眾認真接受丹佐華盛頓人在江湖的無奈處境,看到結局的劇情轉變是不是會有被耍的感覺?

一部電影拍的如此真實,黑社會勾當歷歷在目,讓觀眾震撼不已,思緒如坐雲霄飛車,只是劇情的瑕疵讓人看出這一切都只是個謊言,社會上的現象究竟如何?我們在看完「震撼教育」後其實難有更深入的認知,若有任何誤導觀眾的嫌疑電影的罪過就更大了,姑且把本片的突兀結局想做是一個正當的破綻,讓人充分相信這不過就是一部電影罷了,不要太認真看待,而選擇的結論也相當淺白易懂,你永遠不可以犯法,即便你的方式可能比法律還好。

相關電影推薦:
前進高棉→
★★★★、猛虎島→★★★★、美國X檔案→★★★★
法網邊緣→★★★☆、鬼計神偷→★★★☆、火線追緝令→★★★☆
玩命關頭→★★★☆、千鈞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