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出租新片推薦:
豬頭,我的車咧?(Dude, Where's My Car?) ★★★
當我們年紀還小,我們做小朋友的舉動,當我們長大時,我們開始避免幼稚的行為,但是如果有人依舊保持了童年習性,那會變成什麼樣子?「豬頭,我的車咧?」作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示範:兒童對於事物天真、執著的毅力可能是成年人所無法想像的,我們看到電影裡彼此不厭其煩反覆嚷嚷同一句話、看電視看到入神並模仿學習、愛戳塑膠泡泡、與路人比畫比畫等行為都可能是你我曾經歷過的一段時光,如果有人嫌這一部電影不好笑,我想你可能是忘記了童年,畢竟小時後真的就是那個樣子,何必和自己的童年過不去?如今有太多「人小鬼大」的電影,偶而換個口味看看「人大鬼小」反倒十分新奇,這部片明顯是科幻影片,不用過於嚴肅要求到底何不合理,放輕鬆接受它吧!
果然是2000年的壓軸好戲,Best
in Show! 如果你以為它僅是一部以動物(狗)為主角的喜劇,就大錯特錯了。本片以美國著名的五月花狗展為主線展開,各路人馬開始準備角逐這項頭銜,遠從美國各地來到費城參賽,藉此機會觀眾看到了不同的美國鄉村景緻,是一般商業電影難以看到的,大賽中主持人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狗展中美犬的選拔方式,讓我們這些門外漢也能一窺競賽原貌,不過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還不在此,在於它以類似紀錄片的方式多線拍攝,不作一般競賽片中的灑狗血煽情,而是側寫了一個個「狗家庭」的秘辛,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如冷面笑匠般,雖非刻意誇張搞笑,但觀眾看到一幕幕很像真實發生在現實中的窘境,會感到異常好笑。
1974青春日記 (Outside Providence) ★★★
這部電影是彼得法拉利(哈啦瑪莉、一個頭兩個大、阿呆與阿瓜)高中時代的親身回憶,令人驚訝的是他年輕時一點都不搞笑,和他製作的電影簡直大異其趣,光是這個理由就值得去一探究竟了。這部電影像"年少輕狂"一樣,都是回憶七零年代年輕人的生活情況,比年少輕狂少了一些犀利的口吻,僅零星的抓住一些記憶片段來發揮,所以整部電影並沒有明顯的主線,但我覺得1974青春日記仍然可以代表其中一種典型年輕人當時的面貌,而且能抓住那種青澀的味道,從某些場景來看也有幾分神似"春風化雨",或許正是當年那種封閉的思想瀰漫,讓法拉利兄弟等人今日致力於搞笑以突破包袱。
噩夢輓歌 (Requiem for a Dream) ★★★
導演戴倫阿諾斯基維持他上一部電影Pi的詭異風格,繼續將他的噩夢世界發揚光大,本片對於吸毒者的內心因素僅是點到為止,比較恐怖的算是影片別具風格的攝影及剪接手法,讓吸毒後的世界徹底改觀,再也無法回頭....
踢到鐵板 (Bootmen) ★★☆
女郎俱樂部男主角"亞當賈西亞"主演美澳合資影片,可以拿來和舞動人生、在黑暗中漫舞、女郎俱樂部等片比較,我覺得"踢到鐵板"為當中較好的一部因為它是唯一將重心放在舞蹈而非劇情本身,如果劇情本身不太新鮮卻還拿來大大發揮,那可能會像上述的三部一樣令人質疑其劇情,而"踢到鐵板"的劇情大多只是帶出跳舞場景的連接,讓舞蹈的發生不會突兀,並不利用劇情煽動太多情緒(和那三部比較起來),全靠驚豔的舞蹈呈現來感動觀眾,像影片前段兄弟間一跳舞一偷車的剪輯十分貼合而有趣,片末的舞蹈加迴想也讓人感動。
猛虎島 (Tigerland) ★★★★
罕見的超寫實軍中記實電影,把同袍情誼刻化的淋漓盡致,更不乏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反常態主角是一個叛逆性格強又具領袖魅力的士兵,搶去了其中較為敏感脆弱的士兵旁白不少丰采(通常是一般電影的主角),是自從鬥陣俱樂部後,又一部能完全激起你叛逆細胞的電影。
演員包括:柯林法瑞飾主角(American Outlaws)─有潛力成為愛德華諾頓接班人、馬修戴維斯飾旁白(下一個還是你)、柯爾霍斯爾飾訓練長官(星際傳奇)
黑白之間 (Black and White) ★★★
如果說"成名在望"傳達出了70年代迷戀搖滾樂的掙扎與迷失,那麼"黑白之間"更是深刻呈現出90年代黑人的嘻哈樂及饒舌樂所造成無數年輕靈魂的迷失與沉淪,以及無論黑人或白人在認同自己時所面臨類似的苦境,本片特別對迷惑的感受下了般工夫,人人皆有盲點,面對連番揮之不去的麻煩時決不好受。本片由豪情四海奧斯卡提名最佳編劇的詹姆士托貝克所編劇兼導演,對演員採用放任的方式令其隨興演出,更真實的呈現出時下文化。由眾多明星參與演出,包括班史提勒(門當父不對)、小勞伯道尼(完美的男人)、賈瑞李托(夢幻安魂曲)、伊萊亞伍德(魔戒)、史考特肯恩(玩命摔角王)、威廉李史考特(十月的天空)、拍MTV出身導演布萊特雷納(超級轟天雷、尖峰時刻、扭轉奇蹟)、漂亮寶貝布魯克雪德斯及拳王泰森。DVD收錄的被剪片段包含一重拍四次的相同段落,四段實際內容全然不同,不僅證實了演員的即興演出,相同段落的不同變化亦笑果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