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線索」從我的欣賞角度來看,至少突破了兩種類型電影侷限:"青少年"電影與"犯罪"電影,由於青少年正值人格成熟初期,正是探討犯罪成因的理想時機,本片巧妙將兩大主題揉合為一,一方面研究了成長背景對行為偏差之影響,另一方面智慧作案手法也毫不遜色,精密佈局並推翻公式。當嫌犯面對警察時保持神色自若應答如流,叫人大呼過癮,而非典型嚇出冷汗卻驚險過關。事實上也只有電影中你才能盡情享受罪惡的快感,所以不妨暫時拋開道德觀念,跟隨電影來設計一場不會被逮的殺人案,並且找出實驗結果......
青少年是人格剛成型的階段,對於接踵而來的人生課題普遍感到茫然,而必須尋求同伴支持,若行為稍有偏差,加上同伴的推波助瀾,便容易走上不歸路。本片基於此原則下去設計犯案原始動機,使嫌犯貼近人生真實面貌:其一是外型出眾富家少爺,以青少年間的評價標準極得人緣;另一是其貌不揚個性古怪的可憐蟲,只能在學問上尋求突破。他們的組合是相當建立在智謀層面的,互利共生,同時沒有人會想到個性、背景南轅北轍的兩個學生,竟成為聯手犯案最佳拍檔,讓本片的智慧犯案增添幾分期待。
他們設計的作案方式是研究既有案例找出公式加以突破,發現到兇手在作案時總是有意(例如:火線追緝令、人骨拼圖)無意(例如:指紋、鞋印、毛髮皮膚碎屑等)留下線索,總是有種奇妙的動機牽引,而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為了遂行超越社會解放人生藝術,他們把殺人純粹當成遊戲,留下錯誤線索,隨機挑選被害人,對於如此聰明絕頂的作案方式,令我感到十分震驚。同時,他們把這場遊戲玩的毫無破綻,面臨內鬨危機時鎮靜化解,面對警探鍥而不捨的問訊保持不動聲色,因為任何不適合的回答或反應將洩漏自己的動機,只有鎮定、裝迷糊、轉移話題、隱藏內心動機才是對付警察的最佳辦法。
本片採取嫌犯、警探雙線並進模式,一種十分新鮮的安排,觀眾不再是強迫接收的一方,可以自由選擇進入不同角色心境中,親臨全方位、一手的犯罪現場,挑戰你對案情的掌控能力。詮釋警探的珊卓布拉克,擁有獨到的勘透人心能力,肇因於親身遭遇不幸事件,使他對人性黑暗面有深刻的領悟,也全賴她敏銳的直覺全案才得以終結,隱約證明了科技源於人性,再先進的科技辦案方法都無法取代人類天份。但別以為本片缺乏科學辦案精神,推理查案方式可以稱上洋洋大觀,除了證物與犯案動機的立即聯想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隔離審訊部分,挑撥兇嫌情感個個擊破、以及關在密閉空間讓他們不知所措等。
即便將第一手線索、殺人動機隱藏地再完善,實際上只要還有理智的人絕不可能行事不帶動機(你試試看?),研究個案可以發現富家子弟擁有一切值得稱羨的事物,而全然的滿足勢必需要更多刺激來填補欲望,於是殺人成為了一種最佳選擇;而性格孤僻的同學,亟欲在社交圈外領域獲得肯定,於是諸多古怪念頭便產生,尋求超越社會規範外的生存管道,而殺人遊戲便是反社會的最佳宣示。於是兩人一拍擊合,終於鑄下了無可彌補的錯,見證了人性中難以逃避的罪孽,結局留給觀眾無限的惆悵與警惕,遺憾聰明反被聰明誤。
相關電影:
早餐俱樂部→★★★★、鋼琴教師→★★★★、驚聲尖叫→★★★☆
惡劣芳鄰→★★★☆、等不及說愛你→★★★☆、火線追緝令→★★★☆
千鈞一刻→★★★、美麗境界→★★☆、入侵腦細胞→★★☆
桃色追捕令→★★☆、人骨拼圖→★☆、終極土匪→★☆